游客
标题:2009年1-11月山东口岸钢材出口分析
正文:
据青岛海关统计,前11个月山东口岸出口钢材163.6万吨,出口量止跌企稳,尤其是10月份起出现恢复性上涨,当月出口量26.6万吨,降幅收窄至34.1%,11月份出口量24.2万吨,降幅进一步收窄至17%。但内忧外患增加出口阻力,应引起足够重视。 去年9月份以来,山东口岸钢材出口急速萎缩,至今年2月份,月度出口规模降至2008年以来最低点9.4万吨,降幅达65.1%。随后出口量保持低位徘徊,前11个月,国有企业成为出口主导力量,山东口岸国有企业出口钢材95.2万吨,占出口总量的58.2%。钢铁板材出口量占近5成。前11个月,山东口岸出口钢铁板材79.7万吨,占出口总量的48.7%;钢铁管配件、角钢及型钢、钢铁棒材和钢铁线材分别出口17.7万吨、11.8万吨、10.3万吨和5.1万吨。 今年4月1日和6月1日国家先后提高冷轧板卷、热轧合金钢板卷、普碳热轧板卷、普碳中厚板等多个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并于7月1日起取消或下调部分钢材产品出口关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钢铁企业的经营压力,从目前情况看,钢材出口急速下滑的形势得到遏制,政策效果正逐步显现。加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呈现复苏前景走好的局面,汽车等钢铁下游产业的国际市场需求正逐步恢复,带动我国钢材出口逐步回暖。 值得关注的是,内忧外患使得钢材出口仍面临较大压力:内忧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严重,依靠出口消化大量库存的压力不断增大。出口市场的逐步回暖和前期钢价的上涨刺激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5175万吨,同比增长42.4%,环比增长2%,累计达到4.725亿吨,同比增长10.5%。10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合计为1203万吨,环比增长7.02%。11月上旬,71家大中型钢企仍保持较高的开工率,粗钢日产量虽较10月小幅回落,但仍高达162.2万吨,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6亿吨,远远超出《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4.6亿吨的粗钢产量目标。在国内、国际需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背景下,产能的大量释放必将加剧过剩局面。随着天气转冷,我国钢材消费进入淡季,同时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钢铁产能也在逐步重启,一定程度上会挤压我国钢材的出口空间,出口压力增大。 外患表现为:出口通道不畅,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为钢材出口设置新的障碍。欧盟10月6日正式裁定对我国输欧无缝91看片入口网址征收为期5年17.7%~39.2
[<<][[1]][2][>>]
查看评论(0)
发表评论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