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标题:宝钢再调价引争议 钢铁混局:需求?虚火!
正文:
继此前超预期上调7月产品出厂价后,宝钢又于7月13日宣布,再次上调了8月份的主要品种出厂钢价,较7月份价格每吨上浮了350-500元。钢厂们相继跟进。 在中外铁矿石谈判桌前一直强硬、坚持底线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以及宝钢谈判团队,与笃信中国钢市已率先回暖的国外矿商们各自如何理解。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博士看来,这是经济 学中“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间矛盾一面的体现。而钢铁行业内人士多数觉得,要么是宝钢对谈判失了信心,要么就是这位行业老大“表现太不像话”的又一佐证。 信息不对称,在这过去的半年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9年初,中钢协预测全年粗钢产量目标为4.6亿吨。但协会最新更新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中旬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再创新高,达152.2万吨。按此推算,全年的粗钢产量仍要超过5亿吨。工信部于5月上旬下发的《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似乎无甚效果。 单尚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强调:“伴随钢铁行业的传统淡季到来,7月份后预计钢产量会大幅下降。今年对铁矿石的实际进口需求量也就4.5亿左右,最多不会超过这个水平。” 可是接近三大矿山的人士颇不以为然,按照自有分析框架,他们认为这个进口需求“超过5亿吨应该不成问题”。 近日,又有全球最大钢企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全球副总裁Roland Verstappen公开表示:全球钢铁业大概要到2011或2012年才能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但“毫无疑问,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正在发挥作用,银行信贷流入相关行业,建筑、汽车 等'用钢大户’出现增长势头,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风景这边独好”,却成了一件令人惶惑而值得警惕的事。一直在背后声援中钢协的工信部,于不久前举行了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座谈会,倾听大中型企业意见。据与会人士称,“是这个很有意思的会”。大中型钢企普遍反映中小钢企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无论在钢市低迷的自救中,还是在铁矿石谈判的过程中,市场周转更灵活的中小钢企,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视为扰乱市场、阻挠统一谈判的“不安定&rdquo
[<<][[1]][2][>>]
查看评论(0)
发表评论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