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标题:中国钢铁业并购迫在眉睫
正文:
我国钢铁业在2008年末出现“高台跳水”,最终几乎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面对如此惨况,钢铁业的并购重组迫在眉睫地摆在了全行业面前。 3月1日,宝钢集团与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在宁波签署《关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协议》和《关于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合资合同》,宝钢集团将投资20.214亿元,从杭钢手中收购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成为宁钢第一大股东。 宁波钢铁总投资约170亿元,2007年5月首座高炉投产,2008年5月第二座高炉投产后,产能达到400万吨/年,是一家集炼铁、炼钢、连铸、热冷轧在内,工序齐全的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 宝钢集团收购宁钢,是继重组新疆八钢、广钢之后,又一次跨地区的重大产业重组。宝钢也将借此实现年内突破粗钢4000万吨产能大关。收购完成后,宝钢将再一次占据国内钢产量排名第一的地位。在战略上,宝钢集团也形成了辐射南部、东部、西北部的大市场格局。 钢铁业面临双重夹击 2008年以来,钢材市场经历了暴涨和暴跌的过山车,在上半年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后,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悲喜景象。特别是2008年9月以后,金融危机蔓延全球,钢材市场危机频现,产品价格一路下滑。 到目前为止,整个钢材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市场销售低迷,大小钢厂存货高企,全行业面临持续亏损的压力。钢材价格下跌不止,螺纹钢、线材累计下跌幅度在40%左右;冷轧、热轧钢累计下跌幅度47%左右,价格下跌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历史罕见。国内钢铁企业由于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没有任何准备,在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大涨之时购置了大量存货,面对价格暴跌、订货锐减,企业不得不选择痛苦的限产策略。 尽管在4万亿元拉动内需政策刺激下,钢价曾一度反弹,但全球经济状况持续恶化,拉动内需效应暂时还难奏效,使钢铁行业再度陷入低谷。快速复产的高产量虽消化了一定数量的高价原料,但下游需求低迷,又使高价原料库存转变为低价的钢材库存。双重夹击,使国内钢铁行业陷入两难境地。 综合国内需求和进出口情况,预计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将同比减少4.5%,是近二十年来首次负增长。目前,我国钢材产能过剩现象非常突出,按照现有再建和已投产产能计算,2010年我国钢铁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6.65亿吨。如果按照2009年
[<<][[1]][2][3][>>]
查看评论(0)
发表评论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