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标题:河北钢铁面临发展转型新抉择
正文:
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要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着力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对于正面临市场、技术、资源等多重考验,肩负着应对危机与结构调整双重任务的河北钢铁,《细则》的出台无疑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这意味着我省钢铁产业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有助于解决一系列长期困扰我省钢铁产业发展的问题。”省冶金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大勇说。 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省以超过1亿吨的粗钢产能,连续第7次成为全国第一产钢大省。但与此同时,钢铁产业实现利润总额却仅为273.54亿元,吨钢利润还不到300元,仅相当于宝钢的1/6。 “近年来,我省钢铁工业发展迅猛,但这种发展更多的是依赖于增量扩张。”王大勇说,我省粗钢产能逐年递增,2006年是9096.29万吨,2007年就成为全国唯一粗钢产能超过1亿吨的钢铁大省。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钢材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业核心竞争力弱等长期制约我省钢铁工业发展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同时,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近年来,我省钢铁工业实现利润总额每年都占全省工业总利润的1/5强,超过全省GDP的百分之十一,这两组数字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有余。钢铁产业总量过于庞大,使得资源、能源、环保受到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增添了困难。”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薛维君说。 “《细则》明确提出,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钢铁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这为我省钢铁产业发展转型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薛维君介绍,按照规划,国家将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大型骨干
[<<][[1]][2][>>]
查看评论(0)
发表评论
首页